周三晚间除关注了老任和法环的发布外,还体验了一款名叫《Vtuber Hack》的日本同人游戏,体验完之后整个人红温了,当然看标题就知道手谈姬并非因游戏内容而面红耳赤,而是这款游戏的体验给整恼怒了。这是个粪作啊,不建议游玩。

Wonderful 

时间要从周三下午说起,当时手谈姬还在体验一些正经作品,群里有人分享了这款主打“开盒”玩法的游戏。

《Vtuber Hack》,虚拟偶像黑客嘛,附带有下述截图,把游戏玩法描述得还挺生动:给管人发弹幕打sc,捕捉管人直播中透露的各种蛛丝马迹,进行开盒和胁迫。这样的一款游戏。

讲到这里就要摆一下立场了,现实中反对任何形式的开盒行为!现实中的一些开盒行为或许成为了乐子,但总归是对别人的伤害,应该抵制。至于游戏就另当别论了,不然这么多在游戏中开枪突突突的就没法说了。

这样的游戏并不适合在公众场合游玩,所以即便当天降温降雪,路面湿滑,还是准备把游戏下载好带回家品鉴,由于没带背包,所以带笔电的过程还有点费劲。回到家更衣、沐浴,怪有仪式感。

不费事也没办法,因为这款游戏10个G呢,下载也要花些时间。当然我们说网速快的话5分钟完全能搞定,可当晚网速不快呀,路由器天线掰成什么角度都没用。(肯定没用)

这游戏10个G,那是不是游戏内容会比较丰富呢?根本没有!这版本人物只有3个角色,就算把“皮套”和“真人”分开算,就当是乘个2,那么人物也很缺乏,谈不上好看。

你会发现,“这游戏居然有10个G”,不是在感叹游戏内容丰富,而是在感慨这破玩意儿居然还有10个G这么大。

据说这游戏还有一个特典角色,需要购买过该同人社团之前的作品才能解锁,这点就不太清楚了。

游戏内部自带官方中文,却是读起来很痛苦的那种机翻,而且游戏的ui层面还没有完全被翻译,还不如不翻译呢。

游戏的整体体验和翻译水平一样糟糕,这款“开盒玩法”的游戏被做成了meta游戏常见的“虚拟机”形式,分为直播、黑客、投资、瑟瑟四个部分,都设计了一定的小游戏玩法,但真没觉得有那么好玩,本身这种slg形式就在剧情结构上会有弱势,现在在游戏性上同样欠缺。

直播部分

黑客部分

投资部分

不清楚这款游戏是怎么登上dlsite同人销量榜top的,难道都冲着“可以开盒vtuber”来买的吗?

为了验证是不是自己太苛刻了,手谈姬前往相关网站看了下游戏风评,发现还是不少人认为是粪作的。根据网友的说法,这家开发商的游戏就是这种感觉,开发商被称为苍蝇社,此前的作品有《满员率300%》和《自宅警备员》,后者似乎有动画,但手谈姬对这家公司没那么熟悉。

可能对于熟悉这家公司的人来说,做成这样是可以接受的?况且姬体验的还不是正版资源,就没那么站住脚,可能还是期望过高了吧。本身你看,开盒虚拟偶像这样的话题,其实是有点时髦的,同样的玩法,二十年前可能就叫《尾行》了,换今天改成开盒虚拟偶像,突然就有点新鲜感了……咋感觉国内一些抽象网友在steam上发布过类似作品?

说起二十年前,最近有些老作品突然诈尸,像是《同级生》《夜勤病栋》之类,属于比手谈姬年龄还大的游戏了。

 
原作开发商都已经倒闭了,现在都是DMM这样的公司收购后开始推出重制版,但显然这些作品已经没有当年的稀缺程度了。

而像是《同级生2》的一些争议,或者《下级生》经典的掰盘行为,似乎可以和如今的《少前2》手游进行一番类比,或许也是有趣的话题。

某种程度上,这些重制行为可能和表界那些所谓“文艺复兴”的动画作品一样,还是属于保守的商业行为,投资者更倾向于“已经验证可行的”文艺产品。从这个角度而言,想来还是《拔作岛2》这样的作品更值得认可、购买和推荐?

这倒不是拉踩,《同级生》《夜勤病栋》那个年代,手谈姬还没生出来呢,根本没什么“情怀作品”可言,总之是趁着写《Vtuber Hack》抒发了一下对于近期一些黄油的感受,文中提到的游戏就不单独讨论了,如果有感兴趣的作品可以关注一下。

晚安。